南方日报|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刘晟:推进药医工交叉融合,塑造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省教育厅与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奋发有为 争创一流”主题宣传活动,全媒体展示广东高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经验做法。日前,该报对我校党委刘晟书记进行了采访,并以《推进药医工交叉融合 塑造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为题进行了报道。
★
推进药医工交叉融合,塑造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在教育部近期公布的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中,广东药科大学(以下简称“广药大”)生物制药、临床药学等9个专业入选,使得学校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达21个,覆盖了药学类、医学类和工学类的核心专业,学校“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更加彰显。
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博士授权加强建设单位,入选新一轮“冲补强”提升计划,农业科学成为学校第四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云浮校区有了第一届毕业生……近年来,广药大发展喜讯不断。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刘晟日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广药大将继续加强党的领导,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在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将中华医药文化融入“思政第一课”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作为医药大学,广药大如何立足特色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刘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刘晟讲授“思政第一课”
广药大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2018年以来,5个党支部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二级党委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校医药化工学院师生共融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中,广药大共9个专业入选。我们以学科为引领,以专业为依托,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发挥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性疾病研究、药物警戒技术研究、新药发现与评价、南药资源利用与开发、海洋药物研发等领域特色优势,积极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任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我们发挥医药高校特色,打造经典品牌,做好岭南中医药文化展示及平台基地建设。学校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研究机构,并把中华医药文化融入“思政第一课”。去年11月,我们成立了王烁青年志愿服务队,积极传承弘扬抗疫英雄校友王烁烈士的精神,奔赴抗疫一线参与流调支援,推进医药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广东药科大学王烁青年志愿服务队
打造药医领域“高峰、高原”学科
南方日报:广药大是广东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入选高校(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在强特色方面,广药大有哪些突破与布局?
刘晟:在第一轮特色高校提升计划中,我们突出“提层次、强内涵、促发展”工作主线,考核成绩优秀,取得多项重要进展。例如,获批2020年审核增列且需要加强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化学、药理与毒理学、农业科学4个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云浮校区培养出第一届毕业生,形成“一校三区五校园”办学格局。
进入新一轮“冲补强”提升计划后,我们将着力打造“药医”领域“高峰、高原”学科,推进药医工深度融合,服务我省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发展,力争尽早进入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南方日报:广药大的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有哪些鲜明特点?
刘晟:围绕“大药学、大健康”学科发展布局,我们构建了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三大药”及药医融通的科技创新体系。学校建有科技部“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糖脂代谢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3个,形成了涵盖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以及药医结合的比较完整的研发创新链,科研条件比较优越。
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
我们还积极承担国家重点、重大项目,近年多次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等重大奖项。例如尹辉教授团队项目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王淑美教授牵头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截至目前,学校专家参与研发80多个新药产品,在软科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学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排名表现亮眼,居全国第50位。
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既有学科专业特色优势,着力打造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3个学科“高峰”,加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学科建设,推进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化妆品技术、管理学、海洋药学等与医药骨干学科的交叉融合,让食品与健康等非医药学科也有“医味”“药味”,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需要。
尹辉教授团队
牵头建设省内首个粤港合作新型医药研发平台
南方日报:在服务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需求方面,广药大接下来有哪些发展规划和重点目标?
刘晟:广药大一直以来注重发挥自身所长,为广东和大湾区医药人才培养和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例如,云浮校区的建设填补了云浮没有本科院校的空白;在广东地区药企创始人和高管中,不少是广药大校友。
为助推大湾区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学校于2015年牵头成立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于2018年牵头与香港大学、中山市共建省内首个粤港合作新型医药研发平台:广药大——港大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创办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峰会并已举办3届。
粤港澳大湾区是学校履行大学使命担当的主战场,接下来,我们将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目标,夯实完善高水平“大药学、大健康”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以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和高水平学科建设为重点,继续擦亮人才培养品牌。同时,聚焦智能药学、临床精准用药、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性疾病、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和中药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等特色研究领域,力争建成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解决南药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产业化问题,擦亮广药大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品牌。
案例
创建糖脂代谢病诊疗新模式并推广应用
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创新团队以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郭姣教授为带头人,30多年来聚焦高血糖、血脂失调、脂肪肝及动脉硬化发病率及合病率高,临床治疗综合达标率较低,易导致心、肾、脑等多器官损害的难题,率先发现糖脂代谢性疾病共性病理机制,首提“糖脂代谢病(GLMD)”的新理念,将上述疾病进行整体认识和一体化治疗,创立“调肝启枢化浊”新治法,研发了糖脂同治的创新药物,创建了综合一体化的诊疗新模式并推广应用。团队主持制定并发布首部《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糖脂代谢病》,研究成果发表于权威期刊,iNature评价“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策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提升了糖脂代谢病的综合防控水平。
组建广药大王烁青年志愿服务队
广东药科大学王烁青年志愿服务队是建立在研究生党支部基础上的志愿服务队。服务队秉承“药学中西、医道济世”校训,弘扬“励志笃行、融通日新”校风,传承王烁校友精神,开展“学习党史校史,做新时代勇于担当的公卫人”思政课堂、阅读红色经典著作、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服务等一系列相关活动,着力培养“思想政治优、专业水平高、人文基础厚”的公共卫生人才。服务队多次组织学生奔赴抗疫一线,以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圆满完成疫情防控支援任务,得到多地疾控中心的认可和赞扬。
数据
现有广州、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区五个校园,占地近5300亩。设有19个学院(部)、2个研究院(中心)、2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获批2020年审核增列且需要加强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
学校开设49个本科专业,是全国药学类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拥有药学、临床医学、药物制剂、中药学等2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卫生统计学等42门国家级一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有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等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药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第21位;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ESI学科总排名居全国高校第215位;中西医结合在2018、2019软科排名中蝉联全国第三,2021年排名居全国第4。
建校以来培养14万多名毕业生,校友广泛分布在全省药企、药师、疾控、医院等领域,在广东省医药企业中,由校友创办或担任高管的超过1/3。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南方日报》报道。
推
荐 阅 读直播预告|如何科学填报志愿?6月27日,广药大云端答疑等你来!